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定瓷大師”陳文增:作品捐獻社會是應該做的事

時間:2014年11月13日 08: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中新網石家莊11月12日電(劉明怡)“我願意把自己的作品捐贈給社會、留給後人,義無反顧,絕不後悔。”被稱為“中國當代定窯第一人”的陶瓷藝術大師陳文增,12日在河北省博物院召開的“陳文增藝術文獻展”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據介紹,陳文增為全國勞動模范、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陳文增藝術文獻展”將于16日在河北省博物院開幕,將展示陳文增定瓷、詩詞、書法、著作等300余件作品。

  資料顯示,定瓷產地在今河北曲陽縣,因古時曲陽屬定州管轄區,故名“定瓷”。其以奔逸典雅的紋飾及“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的白瓷而聞名世界。然而,宋時的遼宋之戰、金宋之戰卻使這一瓷中瑰寶香消玉殞,從此在中國大地沉寂了數百年。

  生于曲陽的陳文增深知恢復定瓷的重要意義。年輕時他便立志要不惜一切代價恢復定瓷,使其再現當年繁華。然而,翻遍古今書籍,所有文字書籍都沒有任何關于定窯的生產理論和工藝技術的記載,他唯一能作為參考的只有散落在古定窯遺址上的那些碎片。

  經過30多年的努力,陳文增終于把失傳近千年的定窯以全新的面貌展現于世人面前,將定窯工藝過程、造型風格、裝飾特點以及文化背景進行了全面破譯,並制作出了眾多定瓷精品。

  2013年5月23日陳文增藝術館正式開工,由曲陽縣政府出資5000余萬元建設,該項目是曲陽縣實施“文化強縣”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當時,陳文增表示要將數十年所創“瓷、詩、書"作品兩千件貢獻給國家,以期傳承久遠。

  據河北曲陽縣宣傳部長王海龍12日介紹,“陳文增向社會捐贈他個人的定瓷作品以及詩詞、書法作品,在2013年時估價已逾2億元。”

  王海龍稱,陳文增曾在一次陶瓷博覽會上表示,只要有從事定瓷生產,達到一定規模的單位,都可以來找他學定瓷技藝,並且是無償全部教授,只為推動定瓷發展。

  對此,陳文增表示,在恢復定瓷38年時間里,遇到了很多困難坎坷,每次都是社會、政府伸出援手,讓這條路得以繼續走下去,所以想把自己創作的定瓷作品捐獻出來,更要把這筆文化財富留給人們。

  “恢復定瓷的目的就是要傳承、要發展,讓更多的人了解定瓷文化。作品捐獻社會,這是應該做的事,今後創作出的作品還會繼續捐獻出來,留予後人。”陳文增說。(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