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臺籍代表日誌(四):“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亮點多

時間:2011-03-08 11:19   來源:台灣網

 

胡有清代表履職日誌第四期:“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亮點多

  “五年後中國將會是什麼樣子,五年後老百姓將過上什麼樣的生活?”3月7日全天,在臺灣省代表團駐地,圍繞“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代表們展開了熱烈討論,大家都在為綱要的修改建言獻策。他們認為,綱要涉及到了國家發展的方方面面,內容非常豐富,措施非常具體,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壯麗宏偉的藍圖。

  經過一天的討論,胡有清從一名臺灣省代表的角度談了對綱要草案的認識:第一,就是特別強調科學發展的主題,強調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是綱要的主線。未來五年,我們大家都要緊扣這個主題,沿著這條主線前進,實現綱要提出的任務。第二,也是最突出的亮點在於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與“十一五”規劃相比,首先是增加了篇幅。原來的“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一篇對應的內容分為 “改善民生”和“社會管理”兩篇,“改善民生”的內容由三章擴充為七章, “社會管理”的內容由兩章擴充為五章。二是內容更加全面、充實,公共服務、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住房等問題都單獨設章。三是指標更加合理。相比“十一五”規劃,經濟增長預期指標從年均增長7.5%下調為7%;居民收入預期指標從年均實際增長5%提高為“7%以上”,並明確居民收入和整個經濟發展要同步,勞動報酬和勞動生産率要同步,這些都是很鼓舞人心的。第三個亮點,就是把支援港澳及推進兩岸關係在綱要中首次單獨設立為一篇,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大業首次設立一章,這是過去所沒有的,反映出國家建設大格局中對港澳臺工作的重視。兩岸關係這一章把重點放在兩岸經濟合作上,體現了新形勢兩岸關係的新特點。

  胡有清代表告訴記者,這幾日臺灣省代表團的討論都非常熱烈,雖然人數少,但討論的氛圍一點不弱,這也説明我們的代表平日裏了解民意比較充分。在下午的討論中,他們就圍繞“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要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這一句話討論了好一陣子。好幾位代表對這個問題發表了意見。陳清海代表分析了三者作用及其關係,認為根據我國國情,居家是最基本的養老方式,需要大力扶持,同時應該積極發揮社區和機構的作用。陳耀中代表則建議科學規劃發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提出應當建立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的多元化養老保障服務體系。胡有清代表這次提交了《關於做好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建議》,試圖從社區與居家結合的角度來提升養老服務工作。他認為,依託社區物業服務機構開展為老人服務,將是一個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的新養老模式。這個模式有幾方面優點。如:社會成本低,只需補貼為老人服務的“追加服務”的報酬;物業公司有精幹的隊伍,有實力服務可以全天候提供服務;物業公司有嚴格的考勤和考核制度,能使服務得到可靠的落實;能保持服務的連續性和持久性。因此,可以積極試行。會議結束了,他們的討論還在繼續。

  跟蹤採訪胡有清代表的幾天來,他已經向記者講述了3份思路清晰,有見地、有深度的建議,記者能夠想像到去年一年,胡有清履行人大代表職責所做的大量工作。(海峽之聲王宗磊、鄔耀華、任婧,台灣網記者董潔、王偉共同推出。)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