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規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

時間:2010-02-09 13:47   來源: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浙江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省人民政府關於全省食品安全工作情況的報告。會議認為,近年來,全省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認真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在加大食品安全工作力度,促進食品産業健康發展,提高食品衛生水準,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必須同時看到,食品安全隱患還未從根本上消除,監管體制仍需進一步完善,監管能力與現實需要還存在較大差距。為進一步推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貫徹實施,切實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經過審議,作出如下決定:

  一、加強組織領導,依法履行監管職責

  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統一組織協調各有關部門開展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當前要根據新一輪機構改革要求,抓緊職能調整,理順關係,落實責任,按照分工,依法履職。各相關職能部門要主動溝通,配合協作,切實把好食品安全源頭關、生産關、流通關、入口關,實行全程監管。全面落實食品安全各個環節的監管責任,嚴格執行領導問責制,加大責任追究力度。省政府要抓緊對食品生産加工小作坊、食品攤販、食用農産品流通、前店後廠、現做現賣等行為的監管責任進行研究,明確各環節的銜接措施和空白領域的監管職責,通過開展綜合執法、聯合執法和監督抽查等,保證食品安全監管到位。

  二、加強基礎工作,提升食品安全水準

  各級政府要支援和鼓勵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加快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推廣應用。積極研究提高産業集中度的政策措施,扶持農業龍頭企業、食品龍頭企業擴大生産規模。繼續推進“千鎮連鎖超市、萬村放心店”工程擴面提質,扶持連鎖超市、配送中心建設,規範農村食品市場秩序。推進實施品牌戰略和標準化戰略,大力培育優勢企業、優質産品和優秀品牌,推動食品産業加快升級。各監管部門要督促食品生産經營企業和生産經營者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制度,加強從業人員培訓,完善內部品質控制,嚴格執行食品安全標準,加強誠信體系建設,自覺守法生産經營。

  三、加強綜合監督,切實保障食品安全

  各級政府要針對我省食品生産經營企業和生産經營者數量多、規模小、分佈散的特點,積極探索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途徑和辦法。加快建立覆蓋食品生産經營各環節的食品污染源、食源性疾病檢測和食品中有害因素監測體系,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及風險評估體系建設。加快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整合步伐,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實現檢測計劃統籌安排、檢測經費科學分配、檢測資訊互通共用、檢測能力優化配置。加強基層檢驗檢測設施的配置,切實改善檢測監管條件。充實縣級以及鄉鎮(街道)食品安全監管力量,積極探索和不斷強化農村、社區食品安全監督網路建設,努力提升基層食品安全監管能力,維護人民群眾食品安全利益。

  四、加大執法力度,構建食品安全長效機制

  系統有序地開展食品安全整治,堅持重點治理與經常性治理相結合。要加大對食品安全生産經營領域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加快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依法追究違法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要結合我省實際,加強食品安全規律性研究,總結梳理成功有效的經驗、做法,深化農村食品安全的“三網”建設(農村現代流通網、政府監管網、群眾監督網)和示範創建活動。建立事前預警、事中監督、事後控制的科學監管方式和全社會的食品安全風險預警防範體系。要合理設定食品生産經營的準入門檻,規範食品生産經營行為,尤其要加強對嬰幼兒食品、學校食堂等重點食品、重點場所的監管。要加強農獸藥殘留的檢測監控和食品添加劑的生産使用監測,注重對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監控,嚴格保健食品、清真食品的監管。推進建立食品安全控制技術體系,提高科學監管水準。

  五、加強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食品安全意識

  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增強法制意識和責任意識。加大食品安全宣傳力度,大力普及食品安全常識,提高消費者的防範意識和維權能力。加強對食品從業人員的教育,使廣大食品生産經營者知曉應承擔的責任和履行的義務。加強資訊公開和輿論監督,進一步健全食品安全新聞發佈制度和舉報獎勵制度。新聞媒體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及時、客觀、全面報道食品安全資訊,並加強對自覺遵紀守法、産品品質優良的食品生産經營企業的宣傳,引導鼓勵企業加強食品安全,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省政府要加快食品安全地方性配套法規的起草,及時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保障,努力提升我省食品安全的總體水準。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