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規

成都市鼓勵臺屬辦企業的暫行規定(1993.07.05)

時間:2005-10-22 15:43   來源:


  (1993年7月5日 成辦發[1993]50號)

     第一條 為了充分發揮我市廣大臺屬的積極作用,進一步發展我市與臺灣的經貿聯繫,更多地引進資金、先進技術和設備,促進我市經濟建設的發展,根據國務院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集體企業、私營企業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請為臺屬企業。

     (一)從業人員中臺屬佔本企業職工總數20%以上的;

     (二)臺屬集資額佔企業資金總額50%以上的;

     (三)由臺屬自願集資或臺屬接受臺灣同胞和海外人士捐贈款、設備(物)佔本企業資金總額25%以上的(捐贈物應有海關出具的證明)。

     第三條 申辦臺屬企業,應將開辦企業的可行性報告、章程、資金證明、經營場地證明、從業人員情況等報市或區(市)縣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以下簡稱臺辦),經批准領取臺屬企業認定書,臺屬企業應當依法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企業法人登記。

     第四條 市、區(市)縣臺辦比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的分級管理原則,對臺屬企業實行管理。

     第五條 各級臺辦應為臺屬企業做好服務工作,幫助臺屬企業協調關係、解決問題,為它們的健康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第六條 臺屬事體企業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可享受下列優惠:

     (一)新辦的生産性企業,除稅法規定不予免稅外,從投産之日起,免征所得稅一年,期滿後仍有困難的,經稅務機關批准,可繼續給予定期減免稅照顧;

     (二)從事浴室、修理、飲食、修配、理髮、洗染等服務業的企業,納稅有困難的,按照稅收管理體制報批後,可給予減免營業稅的照顧;

     (三)從事商業的企業,開辦初期納稅有困難的,報經稅務機關批准後,免征營業稅一年、所得稅一年;

     (四)新辦的臺屬企業,安置待業青年超過本企業職工總數60%的,經稅務機關批准,免征所得稅二至三年;

     (五)對臺屬新辦的鄉鎮工業企業生産銷售的産品,除國家規定不予免稅的外,其餘的經稅務機關批准,可免征産品稅、增值稅和所得稅一年;

     (六)臺屬企業可按有關規定開展“外引內聯”和“三來一補”業務。凡接受“三來一補”業務的,其來料、來件部份佔産品原輔材料和零部件總值20%以上的,從取得第一筆收入的月份起,免征所得稅三年;

     (七)臺屬企業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從認定之日起可比照享受成都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政策。

     臺屬集體企業按本條前款享受優惠政策所得,應作為公積金,用以擴大再生産,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將其用於職工福利、分配和其他開支。

     第七條 臺屬企業的組織形式由企業決定,臺屬企業實行承包、租賃制或與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業聯營的,企業財産的所有權不變。臺屬企業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第八條 臺屬企業應按國家有關規定實行養老、待業保險等制度。

     第九條 臺屬企業應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接受工商行政管理、財政、稅務、物價、審計、勞動等部門的監督。

     第十條 臺屬企業不再具備本辦法第二條規定的條件之一的、市或區(市)縣臺辦可取消其臺屬企業的資格。並報工商行政管理、稅務部門備案。

     臺屬企業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調撥、挪用、侵吞和私分臺屬企業財産。

     第十一條 對認真執行本辦法,在發展臺屬企業中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由市或區(市)縣臺辦根據貢獻大小給予表揚和獎勵,其經費來源由受益單位解決。

     臺屬引進單項投資五十萬美元以上的,按規定可解決其一名親屬的城鎮戶口,符合招工條件的可解決就業。引進投資人如無人城鎮戶口要求的,由受益單位給予資金總額的0.2%至1%的獎勵。

     第十二條 對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本辦法規定,有發展前途,資信良好,財務管理健全,資金使用效益好的臺屬企業,給予必要的信貸支援。

     第十三條 本辦法由市臺辦負責解釋,並組織實施。

     第十四條 本辦法自發佈之日起施行。


(來源:國臺辦網站)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