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檔
 
 
港媒:新兩岸論述嶄露頭角
 
 
來源:台灣網      日期:2010-07-14 08:43

 

  《中國評論》月刊七月號以《“臺獨”論述的黃昏與新兩岸論述的黎明》為題發表社論,社評表示:“兩年多來,經過兩岸當局的共同努力,和平發展新局的框架已經初步確立,而新兩岸論述也開始嶄露頭角,逐漸成為輿論和媒體關注的焦點。”“這些新論述總體而言,均秉持“兩岸一中,共議統一”的宗旨;儘管還不完備,但卻似初升的朝陽,噴射出炙熱奪目的思想光芒。”

  文章內容如下: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日前在出席臺灣教授協會新書發表會時關於“流亡政府”的談話,在島內外引起軒然大波。執政的國民黨要求蔡英文就此道歉,馬當局稱這是“矮化國格、自我否定、嚴重失言,為了選舉向深綠論述靠近,要回到意識形態、族群操弄的路線,令人感到憂心。”

  蔡英文自2008年接任民進黨主席以來,一直是以溫和、理性、委婉的形象展現在公眾面前,與以往民進黨魁們鬥狠衝撞的形象大相徑庭;此次是她在大比分連任民進黨主席、並表示將親自出馬競選“新北市長”之後,首次就“臺獨”立場做出的表態和宣示。雖然在論述上了無新意,但卻意義重大,顯示了民進黨新領導階層在未來的“五都選舉”時與2012年選舉時,所選擇的競選策略仍是傳統的意識形態與民粹式的動員方式:製造族群對立、煽動意識形態紛爭,在臺灣的傷口上不斷灑鹽而不是就公共政策與民生議題開展理性競爭。

  也許,這是自ECFA議題與馬英九的公開辯論失利後,蔡主席開始失去對於理性辯論的自信之後果吧。由此,亦可預見在蔡英文主導下的“民進黨未來十年政綱”,將不會出現令人耳目一新的兩岸關係新論述;民進黨在未受到民意的嚴厲懲罰之前,仍將深陷“臺獨”的泥淖中。

  以蔡英文的睿智、學養及政治視野,不會不知道陳水扁早已道破的:“臺獨”之路走不通就是走不通。更何況當今的國際及兩岸大勢與陳水扁時代已不可同日而語,中國的崛起,中華民族的復興,勢不可擋;“臺獨”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在現實中,都已是日暮西山,斷無實現的可能。既如此,蔡英文為何還要不惜破壞自己形象,固守陋規、抱住已是風燭殘年的“臺獨”論述不放呢?原因無它,就在於還有部分選票的價值而已。

  在李登輝、陳水扁執政的時代,儘管他們暗中要搞“臺獨”,但明面上不管是礙于國際、兩岸還是臺灣島內多數民眾的意志,仍不敢放棄“中華民國”的外殼。而蔡英文此次講話,則是徹底否認了“中華民國”在臺灣生存的合理性,也就是表明將打破“舊殼”,不再“借殼上市”,而是要另起爐灶,公開打出“臺獨”的牌子了。“臺獨”是兩岸的大忌,也是大陸“反分裂國家法”明確只定、不惜一切代價堅決制止的。思及此,不禁為臺灣的未來,為臺灣民眾的福祉擔憂。

  由此觀之,當今兩岸執政當局在大力推動經貿往來、互利雙贏的同時,也需著力構建以“和平發展”為核心的新兩岸論述。應當説,兩年多來,經過兩岸當局的共同努力,和平發展新局的框架已經初步確立,而新兩岸論述也開始嶄露頭角,逐漸成為輿論和媒體關注的焦點。這其中尤以兩岸統合學會為首的臺灣學者以及大陸的眾多學者,就“一中問題”、“共同認同”、“和平發展路徑”等關鍵議題提出的論述最為矚目;這些論述脫穎而出,形成新的兩岸話語主流。這些新論述總體而言,均秉持“兩岸一中,共議統一”的宗旨;儘管還不完備,但卻似初升的朝陽,噴射出炙熱奪目的思想光芒。我們希望,這樣的新兩岸論述越多越好,它們必將蔚為主流,祛除“臺獨”論述的黑影,讓兩岸關係陽光普照。

 
編輯: 徐維彬    
  查看/發表評論
 
  友情連結 外交部 中共中央統戰部 國務院臺辦 國務院僑辦 國務院港澳辦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中國僑網 中國海外交流協會 中國僑聯 中華海外聯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