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檔
 
 
迎接對話的年代 臺灣不能再綁死自己
 
 
來源:台灣網      日期:2010-04-09 09:27

 

  前任臺當局“行政院長”劉兆玄即將以“國家文化總會會長”的身份訪問大陸,參加上海世博臺灣館的點燈儀式。不意外的,民進黨立刻發聲反對,發言人蔡其昌召開記者會表示,劉兆玄身份敏感,不宜赴大陸。臺灣《中國時報》8日發表社論指出,民進黨擔心的是:馬當局卸任官員與大陸進行談判,做對臺灣不利的決定。

  另一方面,上海市長韓正來臺灣進行城市交流,也有部分綠營民意代表出面嗆聲,表達反大陸、反ECFA的訴求。上海世博即將開幕,臺北則正在熱鬧準備花博,臺北、上海雙城互放光亮,本是許多人的願望,而韓正是歷次大陸訪台最高層級的地方官員,他的臺灣首行自然引起高度關注。不過,相較于過往大陸官員如陳雲林、張銘清來臺灣受到的震撼教育,抗議韓正的規模並不算太大,甚至因為這次韓正的行程只到臺中,沒有南下,高高屏上市、上櫃公司聯誼會的“港都會”還表示遺憾,希望大陸對臺灣不要“重北輕南”,言下之意,對爭取大陸的關注和商機,南部企業家們充滿期待。

  社論指出,臺灣人民要的是交流,因為只有透過交流,人與人之間才會更了解,也才能夠創造出更發展的機會。不過,似乎民進黨還是認為馬當局不應該跟大陸有什麼來往,因為只要一有來往,就有“賣臺”的嫌疑。在反對劉兆玄赴大陸記者會中,蔡其昌表示,民進黨無法理解,為何有這麼多馬當局的卸任官員急著去中國大陸,背後有什麼目的、對臺灣又有何好處?蔡其昌問的是個好問題,但是答案其實是在民進黨自己身上:扁當局執政8年兩岸關係冰凍,該做的沒做,很多事被耽誤了,現在能不拼嗎?這就像一個高中生混了3年,最近要考大學,發覺同學個個都有不錯的準備,自己的成績卻停滯不前,甚至一落千丈,於是發奮圖強,天天追趕進度,為的就是希望一切還來得及。

  當然,在政治上,兩岸之間畢竟還是存在著一定的敏感性;一些政治上的敏感議題,經濟上也漸漸難以逃避,對臺灣來説,兩岸實際上又不可能因為有顧忌或者難題而停止交流、互動,現實上,民進黨處處刻意拉高姿態的邏輯和做法也行不通,臺灣總要尋找適當的議題,讓自己可以有機會用最好的態度與大陸展開交流,為自己創造更多機會,“文化”可以説是最好的切入點:兩岸既有共同的文化淵源,又因為歷史機遇、生活經驗和政治體制之不同,各自創造了不同的文化亮點,特別是臺灣因為多元開放的政治與社會環境,從流行文化到傳統文化再生,豐富的文化資産早已成為雙方交流時最有能量也最溫柔的一分利器。

  社論最後説,劉兆玄以其曾經擔任“行政院長”的資歷與資源,加上得到馬英九的信任,對內、對外都擁有一定的高度,也有比較好的條件真正有效地推動一些事情,是合適的文化大使人選;如果陳菊也知道到大陸推銷高雄市運很重要,相信更多人會了解在這個高度競爭的時代,臺灣一定要緊緊抓住每一個可以行銷臺灣的機會──不要怕臺灣會被賣掉,要擔心的是如果再這樣自以為是、自我封閉,臺灣恐怕有行無市。

 
編輯: 徐維彬    
  查看/發表評論
 
  友情連結 外交部 中共中央統戰部 國務院臺辦 國務院僑辦 國務院港澳辦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中國僑網 中國海外交流協會 中國僑聯 中華海外聯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