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檔
 
 
印度加爾各答僑界舉行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會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日期:2011-06-21 15:19

 

  2011年6月18日,加爾各答僑界在銀泉俱樂部舉行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會,深切緬懷孫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驅,紀念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駐加爾各答總領事張利忠應邀出席並致辭,華人華僑代表發言。大會由會寧會館陳耀華會長主持,加爾各答華人華僑、總領館官員和家屬約70人出席。

  張利忠總領事在致辭中表示,100年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辛亥革命為今後革命的發展開辟了道路,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是中國近代歷史中的一個偉大里程碑。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為追求民族獨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貢獻了畢生精力。中山先生“復興中華,統一中國”的目標,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之奮鬥不息。中國共產黨繼承中山先生遺志,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不斷實現和發展了中山先生的偉大抱負。

張利忠總領事致辭

  中山先生說過,華僑是革命之母,沒有華僑,就沒有中國革命。華僑始終是革命最堅定的支持者。抗日戰爭時期,海外僑胞與全國人員同仇敵愾,支援祖國抗戰。新中國成立以後,海外僑胞對新中國的建設、改革開放和祖國統一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做出重要貢獻。

  張利忠總領事表示,加爾各答華人華僑艱苦創業,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堅持傳承中華文化和促進中印關係的發展。拜會領區5邦時,每到一地,當地政要都會提到加爾各答有印度最大的華人聚居區,他們經營的中餐、皮革和牙醫等行業被人熟知和稱讚,可以說這里的華僑華人憑自己的勤勞和智慧獲得了當地社會的認可,為當地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尤其可貴的是,廣大華人華僑經歷了中印關係的起伏,但一直心係祖(籍)國,心係家鄉。香港和澳門回歸、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當地僑界自發組織慶祝活動,表達喜悅心情。汶川地震發生後,加城華人華僑慷慨解囊,在第一時間積極捐款,支援災區重建。3年後的今天,汶川的重建工作基本完成,中國以驚人的效率和毅力創造了奇跡,其中有僑胞的一份功勞。雖然離開家鄉在異域生活,當地華人華僑重視子女的華文教育,傳承中華文化。每年春節的慶祝活動氣氛濃厚,許多年輕人在當地學校教授漢語,或到中國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希望廣大華人華僑,尤其是年輕一代,今後繼續發揮自身優勢,為當地和中國有關省市的交流和聯係牽線搭橋,為中印關係的健康發展做出更大更好的貢獻。更希望廣大華人華僑精誠團結,牢記中山先生遺訓,發揚海外僑胞的光榮傳統,共同為實現民族復興和祖國統一兩大目標而奮鬥。這是今天僑界舉行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會的意義所在。

加城華人聯合會劉國趙會長講話 加城華人廠商理事會負責人葉啟炎講話

  加城華人聯合會會長劉國趙在講話中表示,孫中山先生矢志推行三民主義,但在生前未能實現。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建立新中國,逐步實現他的這一夢想。我們應重溫辛亥革命100年來的中國歷史,繼承革命者愛國家、愛民族的精神,共同為振興中華民族和祖國統一做出貢獻。

  加城華人廠商理事會負責人葉啟炎在講話中表示,辛亥革命開啟了民主共和新紀元,使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對中國國內的民族關係及同期亞洲其它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產生重要影響。兩岸都在舉行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活動,並以此為契機增加兩岸的了解,增進雙方的交流。本月初,經兩岸人士努力,元代名畫《富春山居圖》在分離360年後在臺北故宮合璧展出。這深化了兩岸情緣,更道出了全球炎黃子孫的心聲,盼望兩岸能像《富春山居圖》一樣分離後再合璧。

 
編輯: 徐維彬    
  查看/發表評論
 
  友情鏈接 外交部 中共中央統戰部 國務院臺辦 國務院僑辦 國務院港澳辦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中國僑網 中國海外交流協會 中國僑聯 中華海外聯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