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多雲轉晴 11 ~ 3 ℃ 北風3-4級轉4-5級/臺北 陣雨 26 ~ 2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1895年─1945年大事記

  時間:2001-04-09 12:15    來源:     
 
  1895年4月17日,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
1895年5月25日,上午臺灣抗日政府正式成立,定名為臺灣民主國.
1895年5月29日,日軍開始進攻臺灣,臺灣軍民英勇抗擊.
1895年6月1日,清政府的代表李經方與日本人簽訂《交接臺灣文據》,臺灣正式割讓給日本.
1895年6月3日,日本陸海軍同時向基隆發起進攻,基隆失陷,臺北危急.
1895年6月6日,“臺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逃回廈門.
1895年6月7日,日軍進入臺北城.
1895年6月17日,日本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在臺北舉行始政儀式,正式建立起在臺灣的殖民統治.
1895年7月,日本的“總督府”派人在臺北成立“國話傳習所”,推行奴化教育.
1895年9月16日,日軍成立“南進司令部”,調集4萬大軍,海陸並進,向臺灣南部進犯.
1895年10月11日,抗日義軍與日軍在嘉義展開激戰。日軍戰敗.
1895年10月12日,抗日義軍退出嘉義城.
1895年10月19日,劉永福乘坐英國輪船內渡.
1895年10月21日,日軍佔領臺南城.
1898年,日本在臺灣制定旨在實施奴化教育的《臺灣公學校規則》.
1899年,日本殖民者成立臺灣銀行,控制了全島的金融.
1913年,羅福星領導的苗栗起義爆發.
1915年3月,西來庵起義.
l9l8年,孫中山抵臺北.
1920年,留日的臺灣學生成立“新民會”進行新文化的啟蒙宣傳.
1924年,臺北師範學校學生罷課.
1930年,高山族人民的霧社大起義爆發.
1931年,臺灣民眾黨被禁止結社及活動.
1936年,日本積極獎勵日人移住臺灣.
1937年,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臺灣人踴躍抗日,日本重派武官總督鎮臺.
1941年,日本駐臺總督在臺灣發起所謂獻金報國、儲蓄報國活動,以補救軍費的不足.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2年12月9日,中國政府正式對日宣戰,宣佈廢除中日之間的一切條約和協議.
1943年11月22日中美英三國在開羅召開最高首腦會議,中國代表明確提出臺灣、澎湖應歸還中國.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國簽署《開羅宣言》嚴正宣言:“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政府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將臺灣、澎湖交還中國.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條款在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裏”號上簽署.
1945年10月25日,國民黨政府在臺北舉行臺灣省日軍受降儀式.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