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多雲轉晴 11 ~ 3 ℃ 北風3-4級轉4-5級/臺北 陣雨 26 ~ 2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1500年─1683年大事記

  時間:2001-04-09 10:22    來源:     
 
  l563年(明嘉靖42年), 俞大猷、戚繼光追剿海盜林道乾入臺.
l580年,西班牙耶穌會教士前往澳門,歸途遇颱風抵臺.
1592年,日本海盜侵擾臺灣雞籠、(水+扈)尾.(基隆.淡水)
1593年,豐臣秀吉派家臣原田孫七郎到臺灣催促納貢未成.
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開始了對中國的侵略.
1602年,荷蘭派韋麻郎率領船隊東來,進攻澳門,遭到中國軍民的抵抗.
1603年1月8日,沈有容全殲竄入臺灣的倭寇.
1604年,明朝政府在澎湖設立了名為“遊歲”的軍事管理機構,並屯軍.以防倭寇侵擾.
1604年8月,韋麻郎又率領船隊進犯澎湖.
1604年10月,福建都司沈有容率領戰艦50艘驅逐進犯澎湖的荷蘭人.
1615年,德川幕府派四千士兵遠征臺灣,中途因颱風遇難.
1616年,日本軍閥政府派船進犯佔灣,遭到明軍重創.
1621年,顏思齊率人居臺灣,鄭芝龍附之.
1622年6月荷蘭再次派遠征艦隊總司令雷約茲率領軍艦14艘,再次侵入澎湖並對福建沿海進行騷擾.
1622年7月13日,福建巡撫南居益迫使荷軍拆城.
1623年,明朝禁止船隻航行臺灣.
1624年9月,荷蘭殖民者侵佔了臺灣.
1625年,荷蘭殖民者建築熱蘭遮城(今赤嵌城)從此開始在臺灣近38年的殖民統治.
1626年 ,西班牙艦隊登陸雞籠(今基隆).
1629年,西班牙軍在淡水建造聖多明哥城(淡水城).
1629年,荷人出兵征服小琉球.
1630年,鄭芝龍來臺拓墾.
1634年,荷蘭軍于臺南建造的熱蘭遮城(今赤嵌城)竣工.
1635年9月5日,臺南麻豆社人民舉行反荷武裝起義.
1635年11月,麻豆社被攻破.
1636年3月,蕭壟社被攻破.
1641年,荷蘭人出兵佔領北部的雞籠(今基隆)、淡水,控制了北部沿海.
1652年,荷蘭人建普羅民遮城.
1652年,郭懷一與福建、廣東等移民密謀反荷起義.
1652年9月7日,郭懷一聚集義民16萬人,襲擊赤嵌樓.
1656年,清政府實施海禁.
1661年4月21日,鄭成功率將士2萬5千余,戰船百餘艘進軍臺灣.
1661年4月30日,鄭成率軍在臺灣登陸.
1661年5月3日,荷蘭方面派出兩名高級官員與鄭成功進行談判.
1661年5月4日,普羅文查城荷軍簽署投降協議.
1661年5月5日,鄭成功進入大員市區,形成了對熱蘭遮城的包圍.
1661年8月中旬,荷蘭援兵抵達臺灣.
1661年9月16日,荷蘭援軍配合熱蘭遮守軍向鄭軍水師發動攻擊戰敗.
1661年12月,荷軍主帥逃回了巴達維亞.
1662年1月25日,鄭軍向熱蘭遮城發起猛烈攻擊,粉碎了荷蘭殖民者的頑抗.
1662年1月27日,荷蘭的臺灣評議會決定投降.
1662年2月3日,鄭、荷雙方的代表在大員市鎮的稅務所完成了協議換文.
1662年2月9日,荷蘭人退出熱蘭遮城投降,鄭成功收復臺灣.
1666年,臺灣第一座孔廟落成.
1669年,康熙皇帝派大臣到福建主持與鄭經談判.
1673年,沈光文設私塾教育平埔族人.
1674年,大陸發生“三藩之亂”,鄭經乘機從海上出兵,遭失敗.
1680年,鄭經撤出廈門,完全退守臺灣.
1681年,鄭經病逝,島內因爭權出現混亂.
1683年7月8日,施瑯率領水陸官兵2萬餘人,戰船200余艘,向臺灣、澎湖進發.
1683年10日,清軍向澎湖發起進攻.
1683年10日16日,鄭軍與清軍進行激戰,鄭軍大敗.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