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
1日,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針對釣魚島爭議,臺軍已將釣魚島海域可能爆發的衝突危機列入“固安作戰計劃”83套劇本中,同時備妥多項應變方案。不過方案中,臺軍軍艦假若前往救援,只會採取軍艦船身衝撞的方式,絕不會開火,以避免危機升級進而引爆戰爭。
3日,據臺灣《聯合報》報道,“雄-2E”巡航導彈量產預算在“立法院”獲得通過,明年將正式進行量產。 3日,臺灣《東森新聞報》發表文章表示,在某種情況下,臺海兩岸武裝力量有聯合抗敵可能性。
7日,臺海軍中正軍艦艦長李鴻麟上校及中平軍艦艦長顧先孝中校涉足不當場所,被記過處分並調離現職。
8日,據臺軍方人士透露,由于國際油價大漲,臺軍已下令限制大型艦艇出海。
16日,臺軍一架編號515的AH-1W超級“眼鏡蛇”攻擊直升機在桃園例行演練時失事墜毀。
22日,據臺灣媒體報道,位于臺灣桃園縣的臺陸軍六軍團炮兵指揮部平鎮市東勢營區側門崗哨放了一個假人充當衛兵,引來當地民眾的圍觀和媒體的關注,顯示出臺軍兵力不足的窘境。
23日,為整合軍方、“政府”及民間搜救組織力量,以及提升臺軍執行搜救和救災(難)能力,臺“國防部”在澎湖西嶼鄉附近海域進行“國軍聯合搜救九十七號”演習。此次演習分為“晝間陸空聯合搜救”、“晝間海空聯合搜救”及“夜間海空聯合搜救”三階段,重點在于“三軍協調”及“周密協調”之配合。
28日,針對臺灣可能自造潛艇傳聞,“國防部”軍事發言人池玉蘭表示,臺灣自造潛艇應該是不太可行。
28日,臺軍“馬防部”指揮官張慶翔中將前往港灘中隊探視到部新兵並實施精神講話,要求官兵力行“讀書”、“存錢”、“練身體”三大目標。 31日,臺“立委”訪美團指出,兩年來,臺灣曾三度向美國提交F-16C/D戰機的採購意向書,可是三度遭到美國政府退回,還要求臺灣不要再提。
8月
1日,臺“國防部”頒發的“國軍人員廉政倫理須知”正式實行,須知內容包括明定正常社交禮俗標準,市價不超過新臺幣300元,且同一年度同一來源則以10000元為限;臺軍人員不得接受請托或關說,應在接獲相關案件時3日內簽報主官、知會監察部門等18點條文。 4日,臺“內政部”依據“國防部”訂定之“體位區分標準”,以及“替代役實施條例”第十條第三項規定,修訂“替代役役男傷病停役檢定標準”,以便辦理替代役男停役事宜。
14日,田文輝上校就任軍事新聞通訊社(即軍聞)社社長。
21日,臺“行政院”院會通過2009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其中軍事預算減列104億元。
23日,馬英九在主持“八二三戰役五十周年”紀念大會上聲稱,不放棄追求和平願望 不動搖自我防衛決心。
28日,臺灣舉行北部地區“萬安31號”演習。
29日,一架編號1626的IDF“經國號”戰機,完成例行訓練後,原本應該降落在岡山空軍基地,卻錯降到16公里外的海軍左營航空站。
9月
1日,《中國時報》引述權威人士透露,由于兩岸關係持續改善及軍事戰略回歸守勢,臺灣當局已決定,不再發展射程超過1000公里的“雄風二E型”巡航導彈。
10日,馬英九前往屏東大漢山雷達站和東沙島視察。
18日,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當局大規模裁軍方案日前出爐,臺軍聯勤司令部、後備司令部及“憲兵”司令部均將裁撤,未來將可能裁減近百名將官與7.5萬名軍人。
22日,國民黨“立委”帥化民在“立院”質詢時驚爆,臺灣空軍幻象2000戰機所配備的中程“雲母”空對空導彈只剩38枚可以使用,其他900余枚已經過期。
22日,臺軍展開“漢光24號”演習第二階段“實兵驗證演練”。據臺灣媒體報道,臺軍駐臺灣中部的機械化步兵第200旅,在臺灣北部地區遭到猛攻的演習設定下,緊急北上增援,並進行反登陸作戰。這是臺軍歷次演習中,首次演練一個旅的全武裝部隊調動。而其中耐人尋味的是,臺軍第200旅竟然有部分部隊乘坐“高鐵”北上。
23日~26日,臺軍舉行“2008年核安演習”,其中,在除污作業演練中,首度公開陸軍研發的“機動式模塊化人員污染消除站”,受到各界矚目與重視。 24日,屬于海軍海蛟大隊的臺軍最新生產的“光華6號”導彈快艇,在參加“漢光演習”時因為吃水過深而擱淺。
25日,“國防部”在臺北舉行“二○○八年臺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公開展示近年來臺軍研發的包括“節能減碳”、“車輛安全”、“通訊”等65項頗具商業價值的發明專利產品。
|